📌貸款被拖到最後一刻才被拒?
中小企業主一定要知道的「銀行潛規則」與應對心法!
許多中小企業主在資金周轉上,總是提前向銀行提出融資需求,卻仍遇上「明明提早申請,卻被拖到最後一週才被告知不行」的窘境。
這不只是個案,而是台灣企業界極為常見的「無聲風險」!
📍實際案例分享:
一位營運穩健的製造業老闆,為了擴廠計畫,早在兩個月前就向熟識的銀行業務提出融資申請。當時業務口頭承諾「沒問題,我們一定全力協助」,讓他放心準備後續擴廠事宜。
然而,中間兩週毫無音訊,直到老闆主動追問才被告知「需要補交資產負債表與預估現金流」。他立刻補上文件,但一切依然石沉大海。
直至約定撥款前一週,銀行才突然聯絡:「總行審查未過,除非有保證協會擔保或提供額外擔保品才可能過件,而且利率從1%調高到3%。」
老闆氣炸:「你們早點說不行,我早就去問別家銀行了!」但此時,已錯過黃金時間。
❗為什麼會這樣?
多數企業主都太相信「口頭承諾」,但銀行內部流程常存在溝通延遲、內部保守、風險迴避等問題,導致拖延甚至臨時反悔。
✅【企業主應對心法】
為避免再次陷入「被動等待」的陷阱,強烈建議您採用以下方法:
-
設定明確的回覆時限
例:請銀行於「某月某日17:00前」給予明確答覆(不論Yes或No)。 -
進度追蹤不客氣
每週主動詢問一次進度,不要「等消息」。主動出擊才是關鍵。 -
保留替代方案空間
一旦超過期限未回覆,立刻啟動「備案銀行」計畫,不再浪費任何時間。 -
文字記錄所有承諾
將溝通紀錄(包括口頭承諾)用LINE或Email留下證據,避免「說了不算」。
📣給老闆們的提醒
在銀行眼中,企業主不是唯一客戶,沒有強硬態度,就會被排在後面。
下次再有融資需求,別再說「先看看他們怎麼說」,而是明確說「什麼時候給我答覆」!
如需協助規劃貸款流程、制定提案文件、洽詢多家銀行,我們團隊有豐富的實戰經驗,幫助您掌握主導權、爭取最佳融資條件。
📞 歡迎私訊諮詢,幫您避開銀行「拖字訣」,不再錯失良機!